脂膜炎疾病简介及生活保健

时间:2016/11/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脂膜炎是一种以脂肪组织无菌性炎症为主要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皮下脂肪痛性结节或斑块和发热为临床特征。临床上最常见的脂膜炎是结节性脂膜炎又称为Weber-Christian病(WCD),此外还有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和嗜酸性脂膜炎(CHP)等多种类型。脂膜炎的诊断需要根据病理切片中的特征性组织病理改变。结节性脂膜炎是一种原发于脂肪小叶的非化脓性炎症年Pfeifer首先记载本病,年Weber进一步描述它具有复发性和非化脓性特征。年Christian强调了发热的表现,此后被称为特发性小叶性脂膜炎或复发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即韦伯病。结节性脂膜炎病因不明,其组织病理学特征是:早期为脂肪细胞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炎症改变;继之出现以吞噬脂肪颗粒为特点的脂质肉芽肿反应,可有泡沫细胞、噬脂性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增生等;最后皮下脂肪萎缩纤维化和钙盐沉着。

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下结节,红斑和发热,伴关节痛、皮肤破溃、乏力、肌肉酸痛等,脂膜炎最常见受累的内脏器官是肝脏和脾脏。肝脏病变表现为脂肪肝,有学者认为脂肪组织异常代谢及免疫损伤是造成肝脏病变的主要原因。脾脏肿大一般为轻度。

病因:

病因并不清楚,可能与易感基因有关,脂膜炎患者常有脂代谢异常;感染,如链球菌、结核杆菌等感染也是重要的诱因。一部分脂膜炎患者会继发其他疾病,如结缔组织病、结核、肿瘤等,因此在诊断脂膜炎后要密切随访,警惕是否会伴发这些疾病。

治疗:

一般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甲氨蝶呤(MTX)、羟氯喹、来氟米特、硫唑嘌呤、环孢索、霉酚酸酯等。病情控制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减少激素用量,多数患者激素减至每天20mg以下。目前有个案报道用生物制剂治疗脂膜炎取得较好效果,但相关文献不多,仍有待观察。

注意事项:

1、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研究发现焦虑和消极情绪可引起免疫系统紊乱从而加重病情,乐观愉快的心情会减轻疾病负担。脂膜炎规范用药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对疾病不要恐惧、担忧,保持愉快的心情。同时家庭的关怀、体贴和鼓励对病情的稳定也很重要。

2、生育

脂膜炎好发于年轻女性。妊娠会加重疾病负担,治疗中使用的免疫抑制剂也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如有怀孕计划,需要和医生共同制定好策略,一般疾病稳定一年左右,免疫抑制剂停用半年后可以考虑怀孕的。对于男性病人,通常免疫抑制药物停用半年后,即可消除药物的不良影响。

3、饮食

研究指出脂膜炎和感染因素有关,因此生食时要特别注意卫生条件,尽量避免生食,因为没有加热杀死细菌和寄生虫的过程。减少辛辣及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避免进食易致过敏的食物。长期服用激素会导致体内钙质流失,因此需注意补充钙质、优质蛋白和多种维生素,低盐、低脂、低糖饮食。

①深海鱼油含有多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对疾病有一定的好处,可以适当食用;传统中药如虫草和铁皮石斛对免疫性疾病也有帮助,可以食用;绿茶也可经常饮用。

②较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有牛奶、鸡蛋、瘦肉等。

③长期服用激素会造成血钾排出过多,应多食香蕉、苹果、橙子、西红柿等水果,既补钾也补充维生素。

④某些食物如香菜、芹菜、无花果、芒果、菠萝、草头(南苜宿、紫云英)、油菜、黄泥螺以及菌菇、豆荚、烟薰食物等可能会对人体免疫有不利影响,应尽量不要食用或少食用;传统中药中的人参、西洋参等参类会造成免疫紊乱,因此不建议患者食用参类产品;女性患者还要避免服用避孕药及其它增加体内雌激素的药物或保健品,如胎盘、脐带、蛤蚧膜油、蜂皇浆等。

4、运动

病情处于活动期时,应注意休息,但并不是绝对卧床休息,这样会加重乏力,引起骨质疏松、肌肉废用性萎缩等。在稳定期,应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如太极、瑜伽、游泳、散步等,避免剧烈运动。

5、预防感染

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会是机体抵抗力减弱,容易感染。因此患者应注意预防感冒,积极防治各种感染。尽量少去公共场所等人群拥挤处,出门戴口罩,以避免交叉感染。

欢迎订阅“风湿免疫病医患交流平台”公众

(吕良敬,教授,主任医师,医院风湿科)

(文中图片转自网络,以上内容为风湿免疫疾病医患交流平 家制作,其他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
北京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sfmo.com/lcbx/13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