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针刀治疗要点: (一)、肌型颈椎病:针刀主要松解肩胛提肌,C2棘突旁,或颈固定肌群(头、颈夹肌、头、颈半棘肌)。用针刀斜刺术效果好,且安全无痛。 (二)、动脉型颈椎病:针刀主要松解椎枕肌、腱弓、环枕后膜,C2关节囊; (三)、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刀主要松解斜角肌、固定肌群、项韧带及颈背筋膜等; (四)、脊髓型颈椎病:针刀主要松解颈固定肌群、项韧带、某一压迫节段关节囊、并辅以动态牵引、营养神经药、扩血管药; (五)、交感型颈椎病:针刀主要松解斜角肌或针刀触激星状神经节。 (六)、肩胛提肌、C2棘突旁是颈椎病治疗最常用点,该处成人80%以上均有损伤(侧卧不用枕为最佳治疗姿势); (七)、针刀治疗颈椎病功用应该占70%,而手法整脊,适当用药占30%,针刀医师必须学会整脊术; (八)、不要忽视颈椎保健枕、两侧耸肩睡和颈椎保健操的三大要点,因为预防颈椎再损伤比治疗更重要。 椎管外腰椎病针刀治疗要点: (一)棘突周围病变 1.棘突滑囊炎:(继发)触压痛有波动感; 2.多裂肌损伤:棘突下缘有压痛; 3.迴旋肌损伤:棘突旁压痛,4.L3以上更明显; 5.棘上韧带损伤; 6.棘间韧带损伤。 (二)关节囊周围病变 2.L3以上棘突旁开2cm,L4、L52.5cm处有深压痛; 3.通常为多裂肌,迴旋肌起点处损伤; 4.乳付突韧带损伤卡压脊N后内支。 (三)横突病变 第三腰椎以上主要为腰方肌损伤,髂腰韧带损伤指腰四、五横突处。临床以治疗腰三横突为多见。针刀找到末端时,要注意将针刀向外上方铲切。以防损伤横突下动脉出现血肿。 (四)肌肉起止点病变 1.骶棘肌起止点病变 2.腰髂肋肌起止点病变 (五)臀上皮神经卡压病变 由T12—L3的脊神经后外支的皮支组成。在深筋膜下段成一钝角转折,向下外走行,穿出皮下浅筋膜,跨越髂嵴,经骨纤维管进入臀筋膜。有多支分布。通常在骶棘肌外缘与髂嵴交界处卡压多见。 (六)腰背筋膜病变 此筋膜包括背部所有伸展肌群,为一坚韧的纤维膜,可保持肌肉的位置,便于肌群的收缩。腰背筋膜分为浅、深两层:浅层位于斜方肌、背阔肌和下后锯肌的深面,覆盖骶棘肌和背部深层短肌。此层筋膜在腰部,由于背阔肌和下后锯肌的腱膜增强而特别发达,它向上沿续至项筋膜,向下附于髂嵴等处,内侧与胸腰椎棘突,棘上韧带和骶正中嵴相连,外侧附于肋间筋膜和腹横肌腱膜。此层筋膜在胸背部较薄,略透明,在腰背部较厚,呈腱膜状,色白且有光泽。腰背筋膜深层位于骶棘肌深面,上附于第12肋下缘,下附与髂嵴上,内侧连于腰椎横突,外侧与腰背筋膜浅层的外缘融合。临床上骶髂关节外上方的筋膜较薄弱脂肪组织可以在此处疝出引起腰腿痛。腰骶可触到多个硬结,即脂肪疝,或称脂膜炎。 99%的脂肪疝见于中年女性,与中年女性发胖后筋膜松弛有关。 腰骶部筋膜病变在棘突周围可触及有磨沙感。 针刀扇形铲切或用拨针治疗效果好。 1.棘突正中:碰到坚韧的项韧带即切刺,不一定到骨面,可横切。 2.棘突旁:后正中线旁开1.5-2.0cm,多为斜方肌、头夹肌、横突棘肌(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损伤点。斜向内侧朝棘突旁骨面方向切刺,或垂直于椎板、关节突骨面逐层切刺,不强求到骨面,落空感即止。 3.关节突:后正中线旁开3-5cm,颈部肌肉最薄弱处,针刀与关节突骨面垂直逐层切刺,先松解浅层的肌筋膜,再达关节突骨面,松解关节囊、并可沿关节突的骨面向内外铲切。 颈椎关节突后外侧方入路依据及安全性:如图所示:颈椎椎板之间的间隙较大,而位于椎板外侧的关节突呈叠瓦状排列,并呈一与皮肤平行的弧面,上下关节突有关节囊连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时,此处肌肉较薄,很容易触及关节突骨面。所以从关节突的弧面进针既能轻易到达关节突骨面,又不易进入椎管。 4.横突后结节:在环状软骨水平,胸锁乳突肌后后缘可扪及C6横突后结节,从乳突至C6横突做一连线,在此连线上,从乳突尖一一往下扪,可摸到各颈椎的横突后结节。侧位,针刀与横突尖骨面垂直逐层切刺。 5.横突前结节:横突后结节往前约1.5cm处,大都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侧位或仰位,针刀与横突尖骨面垂直逐层切刺。 注意:横突前、后结节均应逐一摸清定准,进皮后先逐层切刺肌筋膜,再探索轻摆进针达横突骨面后小幅度切刺,刀口线始终与人体纵轴平行。 颈椎横突侧方入路依据和安全性:颈椎横突较短小,位于关节突前方,与关节突几乎是在一个矢状位上,所以很难保证从后位入路针到的是横突。而侧卧位横突更容易暴露、触及。 颈椎的神经根出椎间孔后绕行于椎动脉后、外侧方,其前支出横突前、后结节之间的脊神经沟往前下,椎动脉其实被神经根包绕保护,侧位针横突后结节,针刀若要刺到椎动脉必须先过神经根这一关!而前结节只要针刀往后外侧方靠,也不会刺中椎动脉。所以,术前精确定位,术中轻巧操作,是不会损伤椎动脉的。 6.椎枕区(颅底枕骨上下项线之间)浅层:由内向外分别有项韧带、斜方肌、头半棘肌、头夹肌、胸锁乳突肌附着深筋膜:有数条往上的皮神经穿行而过,由内往外分别是:第三枕神经、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这些神经在穿行(出)椎枕部时容易受到来自椎枕部紧张挛缩的肌腱、筋膜的卡压、刺激深层下项线:枕下肌群止点,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三肌围成枕下三角,椎动脉在此过C1后弓椎动脉沟进入枕骨大孔,椎枕肌的损伤,寰枕、寰枢关节的错位,容易卡压、刺激椎动脉致椎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眩晕。 上下项线之间由后正中线至乳突分成三等份,临床上发现:中内1/3交界处和中外1/3交界处是最常见的损伤点。解剖层次:浅层:前者相当于斜方肌的外侧缘,有枕大神经穿出,后者相当于头夹肌的内侧缘,有枕小神经穿行,乳突部有耳大神经穿行。而上述三神经与额颞部的眶上神经和颞神经有着广泛的交通支,椎枕部肌群的损伤,常可卡压或刺激这三条神经,引起额、颞、枕部的疼痛。深层:前者相当于头后小直肌的止点,后者相当于头后大直肌和头上斜肌的止点。 所以,上下项线之间(包括上下项线)中内1/3和中外1/3交界处、C2棘突旁、C1横突、C2/3关节突是头痛、眩晕的首选治疗点。上下项线之间针刀操作: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垂直于颅底骨面方向逐层切刺,不横切。 重点突出临床实际问题,及整体针刀治疗思路。全程权威专家授课,颁发“针刀医学专家”铜牌及证书。可重复参加本校举办的专家班,每届有所不同,一次学习终身受益 时间主讲专家 主讲内容 12月1日 施晓阳 疑难腰椎病针刀治疗研究 12月2日施晓阳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和股骨头坏死12月3日 王文德 疑难颈椎病针刀治疗研究 12月4日 王文德 针刀治疗内科疾病(脊柱相关疾病)12月5日 司同针刀医学手法学 12月6日 司同针刀治疗肩周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颁发“针刀医学专家铜牌”12月7日王文德 临床示教(山西中医院(山西省针灸研究所)) 12月8日王文德 临床示教(山西中医院(山西省针灸研究所))七相关费用:1、学费:/人(本校老学员优惠元,委员9折)2、餐饮:30——50元/人/天,费用自理;3、住宿:双人标准间60——元/天/人,单人间——元/天/人,(说明:双人标准间可拼房),费用自理。 咨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